美元霸权崩塌?比特币成财富避风港,价值飙升400倍!

比特幣的本質:超越儲值工具的貨幣革命
美元霸權的瓦解與比特幣的崛起:自由市場的抉擇
Jack Mallers 的觀點犀利而直接:美元購買力的持續下滑並非偶然,而是美國主動削弱貨幣的結果。這背後的原因複雜,涉及二戰後建立的“印紙換實物”體系的崩潰,以及美國從製造業轉向金融主導的結構性轉變。這種轉變導致債務和結構性赤字日益嚴重,而比特幣的出現,恰恰為全球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
我個人對此深表贊同。長期以來,我們都被灌輸了美元是“避風港”的觀念,但事實證明,這種觀念正在迅速瓦解。政府不斷印鈔,稀釋了美元的價值,讓普通百姓的財富不斷縮水。与其將財富放在不斷貶值的法幣上,不如選擇一種數量有限、無法被隨意增發的資產,這才是明智之舉。比特幣的底層邏輯非常簡單:在自由市場中,人們會自然選擇最優的儲值工具,而美元正在失去這個地位。
当然,也有人會質疑,比特幣的價格波動性太大,風險太高。但我要反問一句:难道把錢放在銀行里,眼睜睜看著它貶值,就不是風險嗎?真正的風險,是系統性風險,是整個金融體系崩潰的風險。而比特幣基於數學和密碼學,不依賴任何中心化機構,反而更能抵禦系統性風險。
稀缺性才是王道:重新定義價值儲存
Mallers 認為,比特幣的增長潛力高達 400 到 500 倍,並非空穴來風。他的依據是全球龐大的儲值市場。人類一直在尋找儲存價值的工具,總規模高達數百萬億美元。而比特幣,作為技術進步的產物和價值存儲方式的革新,具備成為新一代儲值載體的巨大潛力。
那些將比特幣與股票或以太坊相提並論的人,顯然低估了它的真正價值。股票的價值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太坊的價值取決於其生態系統的發展。而比特幣的價值,則在於其稀缺性。只有 2100 萬枚的總量上限,使其成為一種真正的“數位黃金”。
我始終認為,稀缺性是衡量價值的重要標準。在一個貨幣超發、通脹高企的世界裡,稀缺性資產尤為珍貴。比特幣的出現,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創新,更是一種貨幣哲學的重塑。它讓我們重新思考貨幣的本質:貨幣不應該是政府隨意操縱的工具,而應該是人們儲存和交換時間與勞動的可靠載體。
誤解與現實: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脫鉤
特朗普效應的假象:揭露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許多人曾天真地認為,特朗普上任會給比特幣帶來春天,期待他能夠放鬆監管、刺激經濟,從而推高幣價。然而,Jack Mallers 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預期完全是錯誤的。市場誤判了特朗普的政策方向,以為他會繼續走寬鬆貨幣的老路,但實際上,特朗普試圖收緊流動性,重振美國的製造業。
我認為,這種誤判反映了人們對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認識不足。長期以來,美國依賴美元的霸權地位,通過輸出美元、進口商品,過著“印紙換實物”的舒適生活。但這種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特朗普試圖改變這種局面,正是為了回應日益嚴重的債務和結構性赤字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比特幣的價值才愈發凸顯。它代表著一種對抗中心化權力、對抗貨幣超發的希望。那些將比特幣的短期價格波動與特朗普的政策聯繫起來的人,顯然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M2 貨幣供應的真相:誰在推動比特幣價格?
關於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關係,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比特幣與股市高度相關,股市漲它也漲,股市跌它也跌。也有人認為比特幣的走勢更受全球 M2 貨幣供應的影響。Mallers 明確表示,他更認可後者。
我非常贊同 Mallers 的觀點。表面上,比特幣與許多資產都存在相關性,但這種相關性並非內在的,而是因為它們都受到同一個因素的影響:美元貶值。當美元貶值時,大多數資產的價格都會上漲,這是一種假象,一種共同受貨幣政策驅動的表象。
比特幣真正獨特的地方在於,它是監測法幣流動性的敏感指標。它既具備技術屬性,又具備對抗貨幣超發的能力。當政府不斷印鈔時,比特幣的價格往往會率先做出反應,這並非巧合,而是市場對貨幣貶值風險的預期。
跳脫股市的束縛:比特幣的獨立價值宣言
Mallers 舉了一個例子,中國的貿易順差資金流入美股和房地產,推高了資產價格,加劇了泡沫和貧富差距。一旦這類資本不再流入美股,比特幣將脫離股市走勢,展現其獨立價值。我認為,這個例子非常精闢地指出了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脫鉤的關鍵。
比特幣的價值不依賴於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不依賴於估值模型。它回歸了真實的需求和稀缺性。當人們對法幣失去信心時,他們會轉向比特幣,尋求一種更可靠的價值儲存方式。這才是比特幣真正價值的體現。
那些將比特幣視為一種投機性資產的人,顯然沒有理解它的本質。比特幣不是一種“更快致富”的工具,而是一種保護財富、對抗貨幣貶值的工具。它是一種長期投資,一種對未來世界的信仰。
比特幣的影響:重塑資產估值與社會結構
能量貨幣的誕生:工作量證明與稀缺性
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 PoW)機制,常常被批評為浪費能源。但 Jack Mallers 將其視為比特幣成為“能量貨幣”的關鍵。這種觀點頗具新意,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我認為,PoW 機制的本質,是將時間和能源轉化為一種稀缺的數位資產。比特幣的產生,需要礦工投入大量的計算資源和電力,這就賦予了它一種內在的價值。與可以無限增發的法幣不同,比特幣的產出受到嚴格的控制,這保證了它的稀缺性和抗通脹能力。
當人們能夠儲蓄和規劃未來,社會才會更加穩定。而貨幣越難以被製造,社會就越能承受不確定性。比特幣的稀缺性,恰恰為社會提供了一種錨定價值的工具,有助於建立更加穩定的經濟秩序。
告別美元依賴:個人財務自由的實驗
Mallers 透露,他幾乎不持有美元,而是通過 Strike 以比特幣收薪、貸款和支付賬單。這種做法看似激進,實則是一種對抗貨幣貶值、追求財務自由的實驗。
我對此深感認同。在一個法幣不斷貶值的世界裡,持有大量現金並非明智之舉。与其將資產放在不斷縮水的美元上,不如配置一部分比特幣,對沖貨幣貶值的風險。當然,這種做法需要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比特幣的深入了解。
更重要的是,Mallers 的做法體現了一種對傳統金融體系的挑戰。他試圖擺脫對銀行和政府的依賴,通過比特幣實現真正的財務自主。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波動性與風險:看穿比特幣投資的迷霧
Peter Schiff 等傳統金融人士,常常批評比特幣波動性大,風險高。但 Mallers 卻認為,波動性是獲取回報的前提。高波動伴隨高回報,只要夏普比率(Sharpe Ratio)足夠高,那就是值得的。
我認為,這種觀點非常重要。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波動性等同於風險。真正的風險,是系統性失敗,是投資標的永久性地失去價值。而比特幣基於數學運行,不依賴對手方,其內在的風險反而更低。
當然,比特幣的波動性確實存在。但這種波動性,更多的是由市場供需關係和投資者情緒所驅動。只要我們對比特幣的長期價值有信心,就可以忽略短期的價格波動,享受其帶來的長期回報。
機構的入場:比特幣的未來與挑戰
私鑰保管的進化:自由選擇與主權意識
對於普通人來說,比特幣的管理確實存在一定的門檻。私鑰遺失或被盜的風險,讓許多人望而卻步。但 Jack Mallers 強調,比特幣的獨特之處在於使用自由。你可以選擇自行保管私鑰,也可以選擇將其托管給專業機構。
我認為,這種選擇權非常重要。比特幣不強迫你做任何事情,它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一種完全掌控自己資產的可能性。在傳統金融體系中,你的資產實際上是由銀行或政府控制的,你對自己的財富並沒有真正的所有權。
雖然我鼓勵用戶增強主權意識,學習自行保管私鑰,但这并不意味著托管服务就一无是处。對於那些不熟悉技術的普通人來說,選擇信譽良好的托管機構,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关键在于,比特幣提供了選擇权,讓你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夏普比率的啟示:機構投資的緩慢覺醒
過去十年,比特幣的夏普比率優於多數資產,这意味着在承担相同风险的情况下,比特幣的回报更高。但令人费解的是,機構配置比特幣的比例仍然偏低。Mallers 认为,機構配置比特幣的過程是緩慢的,但趨勢向上。
我对此深信不疑。大型机构的决策往往比较保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评估。但随着比特币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监管环境的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比特币的价值。
人们总是高估短期变化,低估长期影响。尽管机构的结构复杂,但我已经看到资本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持续上升,配置比例将不断提高。这只是时间问题。
XXI 股票:華爾街與比特幣世界的橋梁
Mallers 和他的团队正在开发比特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希望以蓝筹资质和规模进入市场。他们不仅持有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还有强大的资本与华尔街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专注于构建产品,而非单纯囤币。这种战略眼光,令人钦佩。
我認為,XXI 股票的推出,是華爾街與比特幣世界的一次重要嘗試。它试图在技术和资本市场之间建立桥梁,推动“每股比特币”的增长。这不仅仅是一种投资工具的创新,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探索。
通过 XXI 股票,机构投资者可以更便捷地参与比特币市场,而无需直接购买和管理比特币。这有助于降低机构投资者的入场门槛,加速比特币的机构化进程。我相信,随着 XXI 股票的成功上市和推广,将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比特币的行列中来。
去中心化的捍衛:比特幣的不可篡改性
權力與控制:比特幣的平等法則
一個常見的擔憂是,大型機構持有大量比特幣是否會威脅其去中心化精神。畢竟,如果少數人控制了大部分的比特幣,他們是否有可能操縱網路,甚至修改規則?Jack Mallers 對此的回答是明確的:比特幣的設計決定了持有多少並不影響控制權。
我認為,這正是比特幣最迷人的地方。它與權益證明(Proof-of-Stake, PoS)機制不同,在 PoS 系統中,持有越多代幣,就擁有越大的投票權和控制權。而比特幣是一個無需許可的系統,任何人都可自由參與,無法排除特定持有者。無論你持有多少比特幣,你都必須遵守相同的規則。
規則面前人人平等,這正是比特幣的本質。它創造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到這個全球性的金融網路中來。這種平等性,是傳統金融體系所無法比擬的。
總量上限的爭議:不可更改的核心價值
另一個經常被提出的問題是,如果政府或機構大量持幣,有可能聯合修改比特幣 2100 萬枚的上限嗎?Mallers 的回答同樣堅定:不可能。比特幣規則由全球運行節點共同決定,沒人能單方面更改。
我認為,比特幣的總量上限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一旦這個上限被修改,比特幣就會失去其稀缺性和抗通脹能力,也將不再是“數位黃金”。歷史上,那些試圖修改比特幣規則的人,最終只能分叉,結果價值大幅縮水。這充分證明了比特幣社區對總量上限的共識。
比特幣的中立性和不可更改性是其基石。激勵機制也促使參與者維護系統而非破壞,總量上限幾乎不可能被修改。这种机制确保了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和可靠性,使其成为一种值得信赖的价值储存手段。
支付的未來:比特幣在不同國家的應用與變革
Strike 的本土化策略:需求至上的靈活應變
Strike 作為比特幣支付平台,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面對不同國家的經濟環境和監管政策,Strike 採取了靈活的本土化策略。Jack Mallers 強調,Strike 的成功秘訣在於以用戶需求為導向,聽他們要什麼就做什麼。
我認為,這種策略非常明智。在美國和歐洲等地區,法幣體系相對穩定,用戶可能更傾向於使用本地法幣與比特幣進行交易。但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法幣不穩定的國家,用戶可能更偏好 USDT(一種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比特幣的組合。
Strike 的本土化策略,不僅僅體現在支付方式上,還體現在產品功能和市場營銷上。例如,在一些國家,Strike 可能會重點推廣比特幣匯款服務,而在另一些國家,則可能重點推廣比特幣儲蓄服務。這種靈活的應變能力,使 Strike 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地區用戶的需求。
擁抱監管:比特幣的政治免疫力
面對日益友好的加密監管環境,Jack Mallers 表示很高興能在美國發展。但他同時強調,比特幣不依賴任何政治人物,它是去中心化的技術,超越黨派和政局。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靠誰站台。
我非常贊同 Mallers 的觀點。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具備了天然的政治免疫力。無論哪個黨派上台,無論監管政策如何變化,都無法真正扼殺比特幣。當然,友好的監管環境有利於比特幣的發展,但即使在監管嚴格的國家,比特幣仍然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生存和發展。
比特幣的價值不在於政府的認可,而在於其自身的技術和經濟屬性。只要比特幣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滿足用戶的需求,它就能夠持續發展壯大。
不與銀行競爭:專注於核心優勢
如果監管放鬆後,傳統銀行也開始提供加密服務,Strike 會擔心被取代嗎?Mallers 的回答是不擔心。他認為,傳統銀行缺乏對比特幣的理解和產品能力,而 Strike 擁有這些優勢。關鍵是專注自身,把事做到最好。
我對此表示認同。傳統銀行在金融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資源,但它們對比特幣的理解往往比較 superficial。它們可能會提供一些簡單的加密貨幣交易服務,但很難真正理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文化。
Strike 的優勢在於其對比特幣的深入理解和對用戶需求的敏銳洞察。它能夠開發出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比特幣產品和服務。即使有一天,傳統銀行也開始提供加密服務,Strike 仍然可以凭借其核心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比特幣信仰的進化:從支付工具到價值儲藏
重新認識貨幣:時間與能量的載體
起初,Jack Mallers 將比特幣當作 PayPal 的競爭者,認為它是一種更高效、更便捷的支付工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比特幣的認知發生了深刻的轉變。他意識到,比特幣不僅僅是一種支付工具,更是一種用於存儲時間與能量的核心技術。
我認為,Mallers 的這種轉變,代表了許多比特幣信仰者的心路歷程。最初,我們可能被比特幣的技術創新所吸引,但最終,我們被其深刻的貨幣哲學所折服。比特幣讓我們重新思考貨幣的本質:貨幣不應該是政府隨意操縱的工具,而應該是人們儲存和交換時間與勞動的可靠載體。
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機制,將時間和能源轉化為一種稀缺的數位資產。這使得比特幣成為一種真正的“能量貨幣”,能夠有效地對抗通貨膨脹,保護我們的購買力。它不僅僅是一種金融工具,更是一種對未來世界的信仰。
告别比特幣披薩:聰明的資產配置
早年間,有人用 10,000 個比特幣購買了兩個披薩,這被視為比特幣歷史上的一個著名事件。但 Mallers 現在表示,他不會再用比特幣買披薩了。他更傾向於用信用卡消費,然後通過 Strike 抵押比特幣還款。這樣既保留了比特幣,又滿足了日常開支。
我非常赞同 Mallers 的做法。比特幣是儲蓄工具,美元才是用來花的。在一个法币不断贬值的世界里,明智的做法是尽可能多地持有比特幣,尽可能少地持有美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放弃法币,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产。
Mallers 举了一个例子,2011 年买房需要 180 万枚比特币,如今只需 4.7 枚。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比特币的价值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房价的增长速度。比特幣越存越值錢,美元越花越縮水。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存比特幣,花美元。这不仅是一种资产配置策略,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