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字货币趋势文章正文

币圈崩盘潮:山寨币血洗,下一个归零的是谁?

数字货币趋势 2025年04月11日 17:41 61 author

加密寒冬:泡沫破裂下的山寨幣崩盤

牛市幻覺的破滅

半年前,加密圈還瀰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樂觀情緒。各種分析師、KOL(意見領袖)紛紛跳出來,高喊「牛市回來了!」,彷彿一夜之間,所有的財富密碼都已經被他們掌握。我當時就覺得不對勁,這種毫無根據的狂熱,根本就是飲鴆止渴。現在回頭看,果然,牛市只是個短暫的幻覺,一場精心策劃的「割韭菜」盛宴。那些被吹上天的山寨幣,如今都成了燙手的山芋,無人問津。只有比特幣,這個加密世界的基石,還勉強能讓人有點信仰,但也僅僅是「勉強」而已。

山寨幣集體陣亡:暴露的脆弱性

最近,加密市場哀鴻遍野,一個又一個山寨幣項目宣布倒閉,理由無外乎是資金鏈斷裂、用戶大量流失、運營壓力過大等等。什麼 Treasure DAO,什麼 Phaver,還有 Shrapnel,這些曾經被吹捧為「創新先鋒」的項目,如今都成了市場的棄兒,令人唏噓。但說實話,我一點也不同情。這些項目從一開始就存在嚴重的問題,技術不成熟,商業模式不清晰,只會蹭熱點、炒概念,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它們的失敗,不僅暴露了市場的殘酷,也揭示了這些加密項目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的深層脆弱性。說白了,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龐氏騙局,早晚都要崩盤。

TreasureDAO:從GameFi’任天堂’到資金鏈斷裂

昔日榮光:鏈遊明星的崛起

Treasure DAO?真是個諷刺的名字。”Treasure”,寶藏?我看是埋葬夢想的墳墓才對。這個曾經被吹捧為 GameFi 領域「任天堂」的鏈遊項目,在 2023 年至 2024 年初確實風光無限。它的 NFT 和 MAGIC 代幣生態,吸引了無數投機者和狂熱粉絲,在當時的鏈遊市場中,聲勢簡直可以和 Axie Infinity 相提並論。無數的「區塊鏈遊戲專家」跳出來,高談闊論 Treasure DAO 的「革命性創新」,仿佛抓住了 GameFi 的未來。當時我看到這些報導,只覺得可笑,一個依靠炒作和投機建立起來的生態,怎麼可能成為真正的「任天堂」?

資金困境:運營難以為繼的真相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4 月 3 日,Treasure DAO 的首席貢獻者 John 發布公告,宣布將終止遊戲及 Treasure Chain 的運營。理由很簡單,沒錢了。公告顯示,Treasure DAO 一年的運營支出高達 830 萬美元,而財庫裡只剩下 240 萬美元,最多撐到 2025 年 7 月。就算能從做市商 Flowdesk 撤回那 78.5 萬美元的「閒置資金」,也只能勉強延長到 2026 年 2 月。更可笑的是,生態基金裡還有 2230 萬枚 MAGIC 代幣,市值約 230 萬美元,但如果 MAGIC 大幅貶值,DAO 可能在 2024 年底就陷入資金困境。這簡直就是一場鬧劇,一個所謂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連基本的財務管理都做不好,還談什麼顛覆遊戲行業?

深度剖析:高成本、低收入的死亡螺旋

Treasure DAO 的失敗,歸根結底就是資金鏈斷裂。高昂的運營成本和有限的財庫收入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缺口。更要命的是,核心資產 MAGIC 的貶值風險,以及市場對鏈遊的普遍冷漠,讓這個項目徹底失去了生機。Dune 數據顯示,Treasure 生態系統 3 月份的月活躍用戶不到千人,僅為巔峰時期的 1.5%。交易市場更是長期處於低迷狀態。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所謂的「鏈遊生態」,根本就沒有真正的用戶,所有的繁榮都只是建立在投機和炒作之上。一旦市場情緒逆轉,資金撤離,這個泡沫就會迅速破裂。Treasure DAO 的失敗,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在加密世界,沒有實際價值支撐的項目,最終都會走向死亡。

Shrapnel:融資神話下的財務黑洞

光鮮外表:巨額融資難掩的困境

Shrapnel,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炸彈。它由 Neon Machine 開發,是一款加密射擊遊戲,在 2024 年初的鏈遊熱潮中獲得了不少關注。更讓人咋舌的是,Shrapnel 的融資表現簡直亮瞎了眼,總融資額高達 3750 萬美元!背後的投資團隊更是星光熠熠,包括 Polychain Capital、IOSG Ventures、Dragonfly 等一眾知名機構。當時,無數人驚呼,Shrapnel 將會是下一個現象級鏈遊,甚至有人把它和《決勝時刻》相提並論。但我當時就覺得不靠譜,一個遊戲好不好玩,不是靠融資額決定的,而是靠遊戲本身的品質。

財務危機:燒錢模式的崩潰

然而,諷刺的是,儘管融資如此成功,Shrapnel 的代幣 SHARP 卻連一家像樣的交易所都沒能登上,連個「門票」都沒買到。更糟糕的是,Blockworks 在 4 月 6 日爆料,Neon Machine 正面臨嚴重的財務困境。這家公司累計燒掉了近 8690 萬美元的運營資金(注意,這還不是融資額),2024 年雖然有 2170 萬美元的收入,但因為 3300 萬美元的運營成本,導致淨虧損 1140 萬美元。現在,它每月燒錢 200-350 萬美元,現金已經枯竭,還欠外部供應商數百萬美元的債務。更慘的是,公司已經經歷了至少三輪裁員,員工從近百人銳減到十餘人,西雅圖總部也在 3 月底關閉。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一個融資數千萬美元的遊戲項目,竟然落得如此田地,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批判性思考:缺乏落地能力的泡沫

Shrapnel 的失敗,源於其瘋狂的燒錢模式和高昂的運營成本。這種模式在牛市或許還能勉強維持,但在熊市中,卻無異於自殺。更要命的是,Shrapnel 的遊戲本身並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吸引力,無法吸引足夠的用戶來支撐其龐大的開支。2025 年初計劃的新一輪融資也未能落地,市場資金緊縮讓這顆「射擊明星」徹底熄火。儘管財務狀況如此糟糕,Neon Machine 仍然對外宣稱將於 2025 年底前全球上線《Shrapnel》。同時,靈境·人民遊戲實驗室與《Shrapnel》主創團隊也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準備在中國市場發行遊戲數字資產。但這些在我看來,都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豪言壯語。Shrapnel 的故事,再次證明了融資額並不代表一切,真正重要的是項目的落地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果沒有這些,再多的錢也只會打水漂。

Phaver:Web3社交的短暫煙火

曇花一現:社交應用的掙扎

Phaver,一個曾經被譽為 Lens 生態上最大的移動社交應用,也沒能逃脫覆滅的命運。在 Web3 社交領域,它確實曾經獲得過一些關注,也算是在這個擁擠的賽道裡掙扎過。2023 年 10 月,Phaver 完成了 7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看似前途一片光明。2024 年 9 月,它通過 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進入市場,试图用代幣激勵用户,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帝國。但可悲的是,代幣上线之後,幾乎是一路破發,跌得慘不忍睹。我早就說過,Web3 社交就是個偽命題,根本不可能成功。

運營困境:技術故障、市場低迷和資金短缺

據 DeFi 研究員 Ignas 透露,Phaver 已經停止運營。這個消息並不令人意外,早在幾個月前,我就預感到 Phaver 撐不下去了。團隊坦言,Phaver 的停運源於多重問題:TGE 和空投的技術故障導致用戶無法及時領取代幣,從而引發了信任危機。市場情緒低迷讓 Web3 社交應用失去了吸引力,使得高額的 CEX 上架費用(超過 100 萬美元)也未能帶來回報。更令人無語的是,團隊在 TGE 時竟然沒有出售代幣,導致運營資金嚴重不足。作為一家芬蘭公司,Phaver 還需要支付 1 至 2 個月的員工遣散費用。多重壓力之下,這個項目最終耗盡了資金,無力回天。

未來展望:SocialDAO能否拯救Phaver生態?

現在,一些前團隊成員正在開發 SocialDAO,試圖為 Phaver 原生代幣 SOCIAL 尋找新的用途。但說實話,我不看好這種做法。Phaver 的問題並不在於代幣用途不足,而在於它的產品本身缺乏吸引力。如果 SocialDAO 無法解決這個根本問題,那它也只會是另一個曇花一現的項目。 Web3 社交的本質就是偽需求,人們根本不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好用的、有趣的社交平台。Phaver 和 SocialDAO 都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它們的失敗是必然的。

Rollup.Finance:Layer 2夢想的夭折

雄心勃勃:擴展方案的失敗

Rollup.Finance,光聽名字就知道是個 Layer 2 擴展解決方案,擺明了想蹭以太坊擴容的熱度。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每個項目都想成為下一個獨角獸,都想解決行業的痛點。Rollup.Finance 也不例外,它曾經雄心勃勃,試圖通過 Layer 2 技術來提升以太坊的交易速度和降低 Gas 費。2023 年 12 月,它宣布並購自動做市協議 CherrySwap,試圖通過整合資源來拓展市場版圖。這步棋看似聰明,實則充滿了賭博的意味。

戰略失誤:缺乏生態支持和產品契合

然而,誰能想到,這場賭局最終以慘淡收場。2024 年 7 月,項目團隊無奈地宣布停止運營。盡管過去 16 個月他們在熊市中艱難掙扎,並實現了交易量的增長,但缺乏 zkSync 生態的支持,以及產品與市場的不契合,讓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zkSync 作為 Layer 2 領域的領頭羊,擁有龐大的生態系統和用戶基礎。Rollup.Finance 試圖在沒有 zkSync 支持的情況下單打獨鬥,無異於以卵擊石。更重要的是,Rollup.Finance 的產品本身並沒有什麼亮點,無法吸引足夠的用戶。

黯然退場:寂靜的終點

Rollup.Finance 給用戶留下了最後一個月的窗口期,讓他們平倉並提取資金。2024 年 9 月 21 日,平臺徹底關閉。到期仍未平倉的訂單將被自動清算,受影響的用戶還有額外一個月的時間來提取資金。此後,Rollup.Finance 的電子郵件、官方 Twitter 賬戶和 Discord 支持渠道一並被停用,曾經的雄心壯志只剩下一片寂靜。Rollup.Finance 的失敗,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強大的生態支持和與市場契合的產品。否則,再宏偉的藍圖,也只會變成一場空。

Conic Finance:DeFi樂高的斷裂

DeFi熱潮:Omnipools協議的興起與衰落

Conic Finance,聽起來像是某種幾何學概念,但實際上它是 Curve Finance 生態中的一個 Omnipools 協議。在 2024 年初的 DeFi 熱潮中,Conic Finance 也曾受到一些關注。融資信息顯示,它在 2023 年 7 月完成了 100 萬美元的融資,而投資方竟然是 Curve 的創始人 Michael Egorov。這讓人不禁聯想到 DeFi 樂高的概念,Conic Finance 就像是 Curve 生態系統中的一塊積木,試圖通過 Omnipools 協議來提升 DeFi 的效率。

多重打擊:技術問題、團隊動蕩和市場惡化

然而,Conic Finance 的命運卻十分多舛。2023 年 7 月,它曾遭受過閃電貸攻擊,損失了 22 萬美元左右。這次攻擊暴露了 Conic Finance 在安全方面的漏洞,也讓投資者對它的信心大打折扣。而在 2025 年 3 月 9 日,Conic Finance 最終宣布停止運營,要求所有流動性提供者(LP)從 Omnipools 中提取資金。Conic 財政部甚至把 Michael Egorov 在 2023 年 7 月的投資剩余部分返還給了他,這簡直就是 DeFi 項目中的罕見操作。Conic Finance 的失敗,並非單一因素造成的,而是技術問題、團隊動蕩和市場環境惡化等多重打擊的結果。

警示意義:DeFi項目風險的再次暴露

Conic Finance 的核心團隊一直在為 Conic 開發新版本,但即使與審計人員合作,他們也未能對新版本中的一些問題提出足夠的修復方案。這導致團隊對發布新的審計版本沒有完全的信心。更糟糕的是,在此期間,一些核心成員宣布離職,剩余團隊在評估後認為項目沒有繼續運營的價值,最終決定清算資產。Conic Finance 的失敗,再次暴露了 DeFi 項目的風險。技術漏洞、團隊不穩定和市場波動,都可能導致 DeFi 項目走向崩潰。在投資 DeFi 項目時,務必保持警惕,做好風險評估。

寒冬下的生存法則:警鐘與反思

集體隕落:市場的無情洗牌

從 Treasure DAO 到 Shrapnel,再到 Phaver、Rollup.Finance 和 Conic Finance,這些山寨項目的集體隕落,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整個加密市場寒冬的縮影。它們的失敗,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這個行業的泡沫、投機和貪婪。在牛市裡,人人都是天才,隨便一個項目都能融到幾百萬、幾千萬美元。但在熊市裡,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那些沒有實際價值、只會炒概念的山寨項目,注定會被市場淘汰。這是一場無情的洗牌,也是一次痛苦的教訓。

生存之道:降低成本、優化資源和擁抱合作

在這場寒冬中,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對於那些還在苦苦掙扎的山寨項目來說,降低運營成本、優化資源利用、保障核心功能開發,是當務之急。不要再幻想一夜暴富,不要再追求華而不實的功能,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與其單打獨鬥,不如擁抱合作,與成熟的生態系統建立聯繫,共同發展。

逆境求生:真正的價值重塑

寒冬雖冷,但它也是一個淬煉的熔爐。對於那些有潛力的山寨項目來說,這是一個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構建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機會。加強社區支持,讓用戶真正參與到項目的發展中來;擁抱透明治理,建立公平公正的決策機制;與成熟的生態合作,共同構建更加繁榮的 Web3 世界。只有這樣,才能在寒冬中生存下去,並在下一個牛市中脫穎而出。

发表评论

Digital Finance InsightCopyright dadabitfx.com. 2024.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2024111187-8号 Power By Blockchain B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