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还能涨?ETF流入只是表象,水深着呢!
黄金还能涨?别光看ETF,这水深着呢!
最近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逼近每盎司3000美元大关,各路分析师纷纷跳出来预测未来。中金在线这篇题为《策略师:投资者涌入黄金ETF 金价今年看到3100美元》的文章,援引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SSGA)首席黄金策略师George Milling-Stanley的观点,说黄金ETF的流入量大增,暗示金价还有上涨空间。
但说实话,我对这种“ETF流入=金价必涨”的逻辑,心里是打个问号的。
ETF流入量大增,是真需求还是炒作?
不可否认,2月份北美黄金ETF流入量确实惊人,创下历史记录。Milling-Stanley也提到,投资者将黄金视为避险资产和通胀对冲工具。听起来很合理,但仔细想想,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全球经济确实面临不少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也此起彼伏。投资者寻求避险,黄金自然成为一个选择。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一些投机资金借机炒作的可能性。毕竟,金融市场向来不缺“故事”,而黄金本身就自带“保值”光环,很容易吸引眼球。
而且,文章也提到,SPDR Gold Shares (NYSE: GLD) 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ETF,是这次流入的主要受益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黄金投资渠道也同样火爆。GLD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流动性好、交易方便,更容易被机构投资者和大型基金所青睐。散户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购买实物黄金或者其他类型的黄金产品。
央行购金是利好,但别过度解读
文章提到,各国央行为了摆脱美元,近年来持续购入黄金,这是一个支撑金价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我同意,但也要注意其中的微妙之处。
央行购金,确实反映了对美元信心的下降,以及对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长期以来依赖美元,现在也开始寻求新的储备资产。但这种趋势并不意味着美元会彻底崩盘,或者黄金会完全取代美元的地位。
要知道,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是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背后有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支撑。即使各国央行都在买黄金,美元依然是国际贸易和金融结算的主要货币。
3100美元的目标价,靠谱吗?
Milling-Stanley预测,2025年金价有30%的可能性达到每盎司3100美元。这个数字听起来很诱人,但预测毕竟是预测,谁也无法保证未来一定会发生什么。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很多,除了ETF流入量和央行购金之外,还有全球经济形势、通胀水平、利率政策、地缘政治风险等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很难准确预测金价的走势。
更何况,现在已经是2025年3月了,离年底也没剩下多少时间。如果金价真要涨到3100美元,那接下来几个月肯定要经历一波猛涨。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看到这种迹象。
总而言之,黄金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别光听专家怎么说,自己也要多做功课,理性分析,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